作為經歷過后世石油能源危機的陳鋒,他對于石油能源的了解遠遠超出了這個時代的人。這個時代的人對于石油的依賴性還不是很強,畢竟這個時代不像后是那樣工業高度機械化,因此也不存在能源危機。
但是陳鋒卻經歷過后世的石油能源危機,在沒有或者是缺少是有的情況下,社會運行將會受到極大的障礙,車輛、輪船、飛機沒有油,導致交通癱瘓;鍋爐、加熱爐沒有油,導致工廠停工。燃料油品對多數人來講是須臾不可缺少的。石油不僅是一種人們日常生活中普通的商品,而且是一種極其重要的戰略資源。因此,石油的安全供應不僅關系到人們的正常生活,也關系到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
通常,石油的安全供應也總是與國際政治斗爭、全球戰略利益爭奪、甚至社會意識形態、人權、民族宗教沖突和矛盾交織在一起。如果一個國家的石油資源有30%摸在別人手里,就等于自己的安危搽在別人的手里。后世,很多國家都儲備了9o天以上的油品消費量,確保一旦因戰爭或其他原因無法從國外得到足夠的石油時,仍能維持一定時間的正常燃料供應。
作為一個軍官,甚至是潛在的政治領袖,陳鋒不會不知道石油的重要性。而在第八戰區開始實施軍事機械化現代化戰略之時,石油就已經成為陳鋒必須得到的戰略物資之一,因此陳鋒不惜以藥品為籌碼,同蘇聯進行利益交換,就是擔心有一天他的機械化部隊會被人斷奶。
然而蘇聯人的做法卻讓陳鋒極為憤怒,他與蘇聯暗中簽訂互為同盟協議不足一月。蘇聯竟然與日本簽訂了中立條約,為了不刺激日本人,蘇聯竟然著手收回秋明油田,甚至于還要吞并陳氏家族在秋明地區的投資,這是**裸的強盜行為,更是對盟友的背叛。正因為如此陳鋒才會絲毫不給蘇聯人面子。蓋因他們的吃相太難看了。
這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蘇聯人壓根沒有講陳鋒所部看做是對等的朋友看待,在他們眼里陳鋒只是一個必須要依附于他們的小兄弟,而給了蘇聯人自大勇氣的便是石油。
中國是個貧油國,這種論調已經喊了一個世紀,這個論調雖然是美國人喊出來的。但是日本人相信,蘇聯人也相信。甚至于連絕大多數的中國人也相信。沒有石油的國家就不要提什么軍事機械化,沒有機械化大軍戰爭就沒法打下去,所以蘇聯人驕傲自大,甚至于不將陳鋒所部看在眼里。
有了后世的經驗,所以從雙方交易的一開始陳鋒就不遺余力的囤積油料,尤其是航空燃料。他就是擔心有一天蘇聯會給他斷奶。對于蘇聯他是一點好感一點信任也談不上,畢竟關于這個在二戰后迅速成為超級大國的國家過往與將來,陳鋒是知道的清清楚楚。不要覺得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的土地面積就覺得這個國家也高端大氣。更不要以為這個國家的政體是源于馬(克思)列(寧)就覺得這個國家就是憲政民主的典范。
陳鋒不相信蘇聯并不是因為蘇聯本身,而是因為他不相信蘇聯的現任領導任斯大林,斯大林這個人在陳鋒眼里就是一個以自己的好惡左右國家意志的獨裁者。雖然斯大林有卓絕的才干以及堅毅不拔的意志。但是斯大林個性的最佳突出特點是殘忍性,沒有一絲一毫的同情和憐憫之心。
陳鋒始終相信他和斯大林之間肯定會有一戰的,不管之前雙方的關系有多好有多親密。一場大清洗下來,斯大林樹立了他在蘇聯的絕對權威,而斯大林又是一個極端強勢的人,在這一方面斯大林和陳鋒有很大的相似點,陳鋒不認為他能和大胡子和平相處。
因此在雙方蜜月期的時候陳鋒極力的囤積油料,但是受產能以及運輸等原因的限制,直到蘇聯停止向第八戰區供應石油,陳鋒所部一共才囤積了六百萬噸油料,按照第八戰區戰爭時期的油料消耗計算,600萬噸油料只夠第八戰區三個月的作戰所需。
但是陳鋒在這種情況下依然敢同蘇聯開戰,他也是有自己的底牌的。首先神木油田已經在四個月前完成了建設,除了井架安裝以外,其他的配套設施已經全部搞定,就連煉油設備也都安裝妥當,只要有必要可以迅速自行開采石油,并且加以提煉。
另外烏拉特前旗油田的建設工程基本上也接近尾聲,只要陳鋒一個命令,這兩個油田很快就能投產,而且采油設備都是陳鋒用積分兌換的,日產原油都高達5萬噸以上,基本上可以滿足第八戰區的需要了。
更何況陳鋒還有系統這個秘密武器,與小狐貍溝通之后,陳鋒得知是有這種戰略物資也是可以通過系統兌換的,而且價格也不是很貴,萬噸為一個單位,每個單位只需要1000積分,而且還是成品油,并不需要進行二次提煉。
當然了,用積分兌換石油在陳鋒看來十分不劃算的,畢竟是有這種東西雖然是很重要的戰略物資,但是卻不是什么稀缺品,而且這個時代使用石油的機械設備也不是很多,因此就整個世界而言,石油是供大于求。
但是系統積分可不一樣,那東西實在太難賺了,即使是擊斃一個敵軍少將也不過7、8百積分,還不夠一萬噸石油。而一萬噸石油的概念又是多少呢?不要看到一萬噸就覺得是個天文數字,事實上一萬噸石油并不是很多,就拿b47戰略轟炸機來說,出去執行一次任務就得消耗幾百噸油料,一萬噸油料還不夠一百架戰略轟炸機出去執行一次任務呢。
雖然不能作為長久的供應渠道,但是作為應急備用通道還是很不錯的,這也是陳鋒敢同蘇聯開戰的另一個重要依仗。況且陳鋒也不認為蘇聯能堅持多長時間,只要蘇聯在遠東顯露出一點虛弱的陣勢。那么德國的那位小胡子絕對不會放過如此難得的機會的,到時候不管從什么情況出發,斯大林都必須同他和談。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