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山雨欲來(1)
正月初七,徐少杰回到了沙隆縣。他在淮揚市逗留了一天,分別給陸長征、郎世福、張太忠和廖鴻運拜年,都沒有送上多少厚重的禮物,主要是好煙好酒。晚上,徐少杰接到通知,正月初八上午召開縣委常委會,淮揚市委副書記郎世福要參加會議。
徐少杰和何旭雄陪著郎世福進入了會議室,何旭雄主持會議,現在,暫時沒有什么工作需要安排的,所以,何旭雄簡單說了幾句開場白之后,請郎世福做指示。
郎世福發言之前,看了看何旭雄和徐少杰。
“何旭雄同志到省委黨校學習,為期一年時間,這是市委研究決定的,何旭雄到省委黨校學習期間,沙隆縣由徐少杰同志主持全面工作,希望大家支持徐少杰同志,做好沙隆縣的工作,促使沙隆縣的各項工作再上一個新臺階。”
何旭雄應該早就知道了,所以,在會上沒有提出任何的工作要求,省委黨校的學習,正月十五以后就報到了,何旭雄的家在淮揚市,如今,他不會留在沙隆縣了,淮揚市委的意思是很明確的,就是徐少杰主持沙隆縣的工作,何旭雄也是要知趣的。會議結束之后,何旭雄和徐少杰簡單交談之后,離開沙隆縣,回到了淮揚市。
正月初十,徐少杰主持召開縣委常委會,現在不是客氣的時候,如果沙隆縣的工作,沒有什么切實的改進,沒有出現什么成績,那么,到時候的結果,就不一定好看了,也不需要徐少杰講客氣了。徐少杰仔細考慮之后,召開了這次的縣委常委會,主要還是沙隆縣相關的人事任免事宜,通過和淮揚市委的協調,趙德立、董桂花、劉沐調到沙隆縣工作,趙德立出任茅官鎮鎮委書記,董桂花出任茅官鎮鎮長,劉沐出任政府辦公室主任,其余職位的調整,大都是陳目標的意見,兩人商議過了,暫時不做大的調整,沙隆縣的情況較為特殊,到底侯家和黃家。在這里有多大的根基,徐少杰還不是太清楚。
相關的人事調整,必須要進行,沙隆縣的情況還是特殊了,徐少杰的時間很短,不可能說在沙隆縣慢慢培養人才,就是這次的人事調整,引發了縣里干部的不滿,徐少杰也是必須要這么做的,這樣做,不大合乎常理,但有利于所有工作的開展,只要是有利于工作的,徐少杰就會選擇這樣做下去。
董太平的表現,徐少杰非常滿意,董太平對沙隆縣農業結構調整的方案非常感興趣,年前就進行了大量的調查走訪,董太平提出了一個很好的意見,可以在一個鄉鎮首先進行試點,順利鋪開之后,在其他的鄉鎮大面積推廣,這樣做,可以慢慢積累經驗,時間也不會耽誤很久,而這個試點,正是茅官鎮。國道線穿過了茅官鎮,交通方便,茅官鎮的魚塘,在全縣的鄉鎮是居于首位的,水資源非常豐富,這樣,可以考慮在茅官鎮進行試點。年前,這項工作就在逐步進行,茅官鎮的書記和鎮長沒有到位期間,董太平大部分的時間都守在鎮里,調查走訪,借著冬季農業開發的勢頭,著手推廣水產養殖。
開年以后,茅官鎮的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工作,已經進行了一段時間,目前,就是要開始采購魚苗了,董太平提出建議,不能采購過小的魚苗,生長的周期長,短時間不能見效,會挫傷農民的積極性。養魚要有技術,目前市場上最多的是鯉魚和草魚,還有鯽魚,從目前情況看,可以都采購一些,鯽魚一年時間可以見效,鯉魚的生長周期是兩年,草魚還要長一些,大約是兩年半到三年。
徐少杰清楚,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不是一時半會可以見效的,需要一個周期,如果說能夠在三年以內,讓農民致富,就非常不錯了,以前發展蔬菜大棚,是抓住了好的項目,畢竟短期出成績的項目不多。
農業上的工作,完全是董太平負責,徐少杰基本不過問了。
徐少杰已經將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招商引資方面,他還沒有來得及施展手腳,一系列的事情就來了,這次發生的事情,在沙隆縣引發的沖擊波,是徐少杰萬萬沒有想到的,正是這一場的沖擊,令徐少杰和侯家展開了公開的博弈。
在董太平的介紹下,一批經營魚苗生意的外地人進入了沙隆縣,他們看中了沙隆縣的潛在市場,好幾個商人在沙隆縣設立了辦事處,專門負責出售魚苗。但事情沒有那么簡單。
沙隆縣的本地保護勢力是很囂張的,以前,在沙隆縣做稍微大一些生意的,都是本地人,外地人根本進入不了沙隆縣的市場,其中的原因也是簡單的,侯老四是沙隆縣生意場上的老大,肥水不流外人田,侯老四豈會容忍市場被他人搶占。
開年,縣工商局依照慣例,對市場進行檢查,奇怪的是,這次的檢查,變成了聯合執法檢查,公安局也參與其中了,因為工商局的力度不夠,如果出現暴力抗法的情況,公安局可以直接出手對付,本來是一次很好的聯合行動,李明沒有考慮那么多,自然是準許了。
聯合執法開始后幾天,董太平氣急敗壞的進入了徐少杰的辦公室。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