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敬親自到了河濱,在層層防御工事后眺望河上。請大家搜索品#書網看最全更新最快的
百戰軍的速度極快,昨日從頓丘抵達臨黃,今日就在不停試圖渡河。
河面上船只極多,桅桿如林,船身如獸,密密麻麻一片。船陣靠近過來時,仿佛移動的山巒,給人以極大的壓迫感。
李守敬臉上卻沒有半分驚慌之色,相反,他的嘴角噙著笑意。
昨日百戰軍從頓丘急行軍到臨黃,入夜時分準備突襲過河,被李守敬布置在河濱的軍隊擊退。
“原為長途奔襲,出其不意作戰,卻不知本帥早已知曉其行蹤,如今,偷渡變成強渡,本帥倒要看看,百戰軍是否人皆有羽翼,能踏河飛渡”李守敬意氣風發。
先前,百戰軍抵達頓丘時,皇甫暉將其行蹤告知李守敬,李守敬星夜派出斥候,日夜監視百戰軍動靜,這才對百戰軍的動向了如指掌,如此料敵于先,不能不得意。
徐永輝站在李守敬身旁,聞言笑著恭維李守敬道:“有李帥三千虎賁在此,便是十萬雄師也休想渡得河來,那百戰軍饒是再如何自詡精銳,也是徒勞。”
李守敬哈哈大笑,甚為自得。原本他對百戰軍還心存一些忌憚,應對得十分謹慎,畢竟人家戰功赫赫。現在看來,在自己掌握戰場先機的情況下,百戰軍也沒什么好怕的,有黃河天險在此,要飛渡談何容易。
徐永輝現今無兵無將,孤家寡人一個,他不是沒向李守敬提過,能否給他些兵馬帶帶,也好上陣殺敵,一雪前恥,但是被李守敬拒絕了。沒柰何,徐永輝只得跟在李守敬身邊,做一個閑人。
徐永輝問道:“若論進軍難易,走濮陽要比走臨黃好得多,畢竟黃河天險,非是想渡便能渡的,一旦偷襲不成,無異于畫地為牢。老弟委實不明白,李從璟為何會如此選擇。”
李守敬抖抖眉頭,冷哼道:“自臨黃渡河,奔襲鄄城,不過半日路程,若能出其不意,要建奇功不難。取道濮陽,要至鄄城,僅行軍也得三日時間,何況濮陽城不易攻克加之李從璟自視甚高,自然想直取鄄城,畢其功于一役。只可惜,他不該小覷了我濮州”
徐永輝作恍然大悟狀。
高行成不知什么時候冒了出來,他跟李守敬說了一件奇怪的事,“大帥,末將遣去滑州、頓丘、臨黃的斥候,已兩日未有回信。”
這樣的事自然不同尋常,李守敬皺著眉頭道:“怎會如此”
高行成躊躇片刻,臉色很難看,“銀槍效節軍紀嚴明,此等情況本不該出現,如今觀之,唯有一種可能。”
“說”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