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光四年三月二十五日,李從璟率領以幽州軍為主力的聯軍,與契丹軍會戰于西樓城外。至日暮,戰事方畢,己方大勝,契丹軍傷亡近十萬。
李從璟知道耶律倍會這樣選擇,在你死還是我亡面前,沒有人不會選你死。
對于耶律倍而言,他被耶律德光在背后捅了一輩子刀,這回也終于能捅耶律德光一刀。這樣的戰事結局,對耶律倍最為有利,他麾下的數萬軍隊,成為拱衛西樓的決定性戰力,西樓的契丹貴族要守住城池、家業,就不能不依賴耶律倍,耶律德光即便有述律平支持,也再無力與耶律倍抗衡。而近在數十里之外的契丹勤王之師,又能讓李從璟無法攻破西樓,從而讓耶律倍能夠穩坐契丹皇位。
除李從璟外,耶律倍成為這場戰爭的最大受益者。
正因如此,耶律倍才會果斷在昨夜將麾下戰力撤出戰場。
雖然此舉會讓耶律倍飽受詬病,必定影響其日后執政,但也總比現在就被廢黜,落得凄然絕命的下場要好。
至于日后情況究竟如何,各看手腕罷了。比起殺兄弒父兵變,耶律倍此舉就會更遭人非議嗎或許會,或許不會。這就得看勝利者如何顛倒黑白、書寫歷史了。
聯軍斃敵數萬,傷敵數萬,契丹軍精銳,經此一役傷亡大半,加之兄弟蕭墻,諸部作亂,契丹國政已然不穩,而攻伐渤海失敗,現下扶余、長嶺能否守住都是疑問,李從璟遏制契丹國勢的戰略目的,也終于達到。
讓耶律倍成為契丹皇帝,也比讓耶律德光繼位要好。
現在李從璟要做的,就是擴大、穩固戰爭的勝利果實。
隨后,雙方通使,約定議和。
西樓會戰,雙方共投入軍力近三十萬,激戰起的突然,也結束的突然。整個會戰過程,前后延續了一二十日,但雙方真正出手到分出勝負,不過兩日時間。
李從璟在莫離等人陪同下,巡視、慰問幽州軍各營,以及看望草原諸部。
與契丹軍之會戰,雖然取得大勝,但戰事至今,幽州軍征戰半載,早已疲憊,草原諸部經歷動亂又方才安定下來,契丹有勤王之師在側,攻下西樓已幾無可能,議和是最好選擇。
自至西樓,一直重擔在肩,至今稍稍放松,李從璟等人莫不心情愉悅。
議和總需要討價還價幾日,李從璟便趁著這個時候,與草原諸部熟絡一二。戰后各部各回領地,日后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半個北漠草原又將是群雄并存的亂世局面,李從璟還是希望各部相互制衡的時間能長久一些。
返回大帳時,已是深夜,親衛告訴李從璟,有客來訪。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