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x;>,!
李紹城孟平帶領八千百戰(zhàn)軍救援正州的第四日,一份十萬火急的軍報自前方遞回,當時李從璟正在軍營轅門處漫步沉思,因是信使的軍報得以直接送到李從璟手中,在李從璟接過軍報時,風塵仆仆的信使因勞累過度,當場吐血暈倒。±,
看過軍報內容,李從璟當即返回帥帳,并且下令擊鼓聚將。
正在帥帳中推演戰(zhàn)局的莫離與王樸兩人,見李從璟動作如此迅疾,俱都停下手上的事,來詢問緣由。李從璟將軍報遞于二人,自己徑直走到輿圖前,手指在輿圖上滑過,道:“李紹城等行軍至麗城時,遭遇契丹軍前來阻截,現(xiàn)正鏖戰(zhàn)于通水河谷一帶。”
莫離王樸兩人一起看過軍報,抬頭道:“李紹城先是發(fā)現(xiàn)契丹五千騎軍,兩者在麗城交戰(zhàn)一場,正得勝欲追擊之際,契丹援軍趕到,李紹城遂果斷下令大軍撤出戰(zhàn)場,退往通水河谷據(jù)守。半日之內,趕到通水河谷的契丹步騎,達到兩萬之多,李紹城隨即指揮大軍應戰(zhàn)。因通水河谷地勢較為狹長,且不說萬人軍隊根本無法展開,一次交鋒都不可能超過兩千人,虧得李紹城反應迅捷應對周全,大軍現(xiàn)在局勢雖然緊急,卻還能穩(wěn)得住。”
王樸手撫下顎沉吟道:“如是看來,正州危急,耶律阿保機已料到我等會去支援,所以遣軍在半路截擊。”
“不是截擊。”李從璟望著懸掛的巨大輿圖,目光因為思考而愈發(fā)深邃,“是圍點打援!”
“圍點打援?”
莫離打開折扇,微微一笑,“在與前梁的戰(zhàn)爭中,圍點打援是百戰(zhàn)軍慣用手法,早已爛熟。只不過耶律阿保機這回的戰(zhàn)法,與單純的圍點打援,又有些差別。”
“有什么差別?”王樸問。
“他不僅要打援,而且連正州也要拿下。”李從璟說道,從輿圖前離開,在帥案中坐下來,“而麗城,就是耶律阿保機選定的絕佳戰(zhàn)場,李紹城先前遇到的那五千人,則是耶律阿保機下給我們的餌。若非斥候發(fā)現(xiàn)契丹援軍及時,若非李紹城這場戰(zhàn)斗指揮得無可挑剔,大軍能迅速脫離戰(zhàn)場,退往地勢狹長對我軍有利的通水河谷布防,此時我們接到的,就不是兩軍鏖戰(zhàn)于通水河谷的消息,而是李紹城在麗城兵敗的噩耗。”
這其中的兇險,只要一著不慎就是滿盤皆輸,王樸因是感嘆道:“李副帥,真將才也!”
莫離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側身問李從璟,“那么李哥兒準備何以應對?”
“通水河谷之戰(zhàn),已經退無可退。于我等而言,正州必須救,正州要救,就得打通支援正州的通道;于耶律阿保機而言,正州必須要攻克,正州攻克,才能進軍西京。由此,眼下這場大戰(zhàn)此階段的焦點,就在通水河谷。”李從璟說道。
莫離點了點頭,“在通水河谷與契丹軍作戰(zhàn),于我軍而言,已是眼前兵力劣勢情況下,出人意料的良好之局,至少有兩個好處:其一,通水河谷地勢狹長,雙方一次投入的兵力都不會多,變相縮小了兵力差距;其二,通水河谷位在西京與正州之間,正好我等調兵遣將,如此既能決勝沙場,也能免去耶律阿保機趁西京空虛時偷襲之憂。”
王樸尋思片刻,補充道:“要保證通水河谷之戰(zhàn)順利進行,無后顧之憂,還需要處理兩個事情。一是恒州戰(zhàn)事,二是西京局勢,前者不能敗,后者要保持穩(wěn)定。”
李從璟微微頷首,道:“恒州戰(zhàn)事我自有安排,至于西京諸事,還得依靠李四平多出些力。”說完這話的時候,軍中諸將陸續(xù)聚集到帥帳,李從璟安排人去通知李四平,這便給諸將講解眼前形勢,下達征戰(zhàn)指令。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