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第一黄网/亚洲大色/白虎抠逼/亚洲Av不卡

    自古江淮一體,“守江必先守淮”。南方亦或東南政權,與北方亦或中原政權的軍事較量,西線著重于湖北三鎮襄州、荊州、武昌,東線便集中在江淮一線。

    且不說長江流域,扼守淮河的軍事重鎮有四個,分別是東線的山陽、盱眙,西線的鐘離、壽春。

    壽春正對潁口,即潁河與淮河的交匯口,主要抵擋潁河或淮河上游方向的來敵。

    但凡軍事重鎮,對山地而言,必是扼守山地通道,有通道而后才需要扼守,如關中四塞;對河流而言,必是扼守易渡之地,因其易渡而后才需要防備。

    長江下游易渡之處有二,一是采石渡,一是刮洲渡,分處建康的上下游。建康方面為加強對兩處渡口的防守,在這兩處渡口南岸的京口和采石兩地,北岸的廣陵和歷陽,屯駐重兵立為重鎮。

    壽春也是重鎮。甚至堪稱淮河一線最堅固的重鎮。

    每年冬季,淮水淺涸,是最易橫渡的時候,吳國遂遣銳士于河邊巡視,稱為把淺兵。

    周世宗柴榮三征南唐時,打的最久最艱難的,正是這個壽春。其實到最后,壽春也不是被后周軍隊打下來的,戰役一年多后,城中彈盡糧絕,外援無望,當時的守城將軍劉仁贍,迫不得已舉城而降。

    李從璟抵達壽春的時候,正是立秋前后。

    此時,百戰軍已經兵臨壽春城下。

    壽春之戰,開打的很突然,至少對壽州守軍,對吳國而言是這樣。

    在李從璟抵達壽春時,李從珂帶領的四萬侍衛親軍,也陸續開赴到壽春戰場。

    一時之間,壽春城外大軍如海,連營超過十里,將壽春城圍的水泄不通。

    壽州州城,也即壽春縣城,處在淮水南面。向西約六十里,是穎水與淮水交匯口,北面則是淝水與淮水交匯口。東晉時期著名的淝水之戰,即發生在這里。

    長興元年七月初八,立秋后三日,李從璟登上八公山。

    八公山位于壽州東北,是方圓百里之內的制高點,也是這平原地帶唯一的山地,高七十丈有余,足以俯瞰八方。

    陪同李從璟登山的,乃是秦王府一眾幕僚及近衛。如今秦王征戰在外,秦王府的官員們自然要領軍中職銜。行軍長史莫離,也是第一軍師,除卻一身青衫的李從璟,他是眾人中唯一不著官袍,而著一身白袍的;行軍司馬王樸,行軍左司馬朱厹,行軍右司馬謝玉幹;判官桑維翰、掌書記衛道、行軍參謀杜千書——剛從儀坤州歸來不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