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更。)
燈火輝煌的營州城頭,李從璟凜然佇立,靜觀城外不遠處的激戰。那里,唐軍正在圍殺扎圖所部。
李從璟派遣大軍出城追擊契丹時,就叮囑過諸將,防止契丹設伏。窮寇莫追,逢林莫入,這是兵家之法;契丹被破撤軍,不可能不防備城中唐軍追擊,因是李從璟有此考慮。
大軍出城后,首先碰到了李榮、趙象爻的接應,軍情處趕來營州城外已久,百余人也沒閑著,被安排在各處,契丹設伏雖在夜里進行,視野不佳,但要瞞過百余軍情處銳士,和八百綠林壯士睜得大大的眼睛,卻不太現實。因此,扎圖所部的斷后、設伏,在唐軍尚未與之接觸時,就暴露了。也因此,扎圖的意圖,就成了一個笑話。
耶律敵刺遣扎圖斷后,本就存了犧牲其部、以其性命遲滯唐軍步伐的心思,換言之,扎圖所部,就是耶律敵刺送給唐軍的肥肉,是他給李從璟的“買路錢”,是注定要死的!如此行徑,可謂殘忍,但這卻是契丹目下能保證大隊撤離的唯一方法,不犧牲小部,不足以保全大部。
耶律敵刺的心思,李從璟不能不了解,對方的“孝敬”,他坦然受之,毫不客氣,命令李紹城、李彥超等人,將扎圖所部圍殲!李從璟也夠意思,得了扎圖這個軍功,果然沒再繼續追擊耶律敵刺。
非是不想,而是不能。
圍殲扎圖需要時間,且不說耶律敵刺已經遠遁,夜路難行,視野不佳,若是唐軍繼續追擊,耶律敵刺再于半道設伏,唐軍就可能馬失前蹄。
退敵的戰略目的已經達到,李從璟于是見好就收,在將扎圖所部盡數圍殲之后,唐軍高高興興凱旋入城。
雖則如此,李從璟卻未打算就這么放過耶律敵刺,在他看來,耶律敵刺走得還是過于愜意,大軍雖然不能追擊,但李從璟沒忘派遣哨探,遠遠跟著耶律敵刺撤退的方向,一路追過去。只待天明,李從璟將再作打算。
耶律敵刺退得倉皇,輜重無法攜帶、燒毀,城外契丹大營中累積了大量物資,現盡數落入唐軍之手。能裝備三萬人的輜重,其數目如何,可想而知。況且耶律敵刺來時自以為必勝,甚至在白狼水渡河戰中,還存有練兵之念,所圖不可謂不大,因其所圖甚大,則準備不能不多,現在這些供其所用的準備之物,也落入了李從璟手中。
唐軍接手這些物資之后,分門別類整理在一處。天亮時,饒是以李從璟的見多識廣,也被城外堆起的座座“大山”震驚到,第五更是連連感嘆,“何為戰爭財,我今日方知矣!”
李從璟心思活絡的盤算起來,眼前這些物資,至少可以裝備近半邊軍!
他要“護邊擊賊”,以一地戰一國,最緊缺的就是物資,眼下耶律敵刺送給他的這些買路財,除卻沒有糧食,其他的可以說應有盡有,能滿足邊軍七七八八的需要。有了這些東西,李從璟無論是搞軍事建設,還是擴軍,都有了不少底氣。
算一算,北上以來,旬月之間,李從璟復平州,殺盧文進,敗耶律術赤,克營州,一路連勝,頗有繳獲,然都無法與此次相比,甚至平州、營州城中府庫的物資,都不及耶律敵刺給的多!
李紹城因是笑道:“耶律敵刺奉上如此之多的買路錢,可見其心誠!”
所謂以戰養戰,除卻“因糧于敵”,便是如此了。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