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更。)
攻下中都之后,李存勖設宴勞軍,在席間,李存勖先是夸獎了諸將的功勞,而后舉杯問:“之前我等所慮者,唯王彥章。今王彥章已死,乃天滅偽梁。然段凝傭兵數萬,坐鎮河上,實為隱患。往下該當如何,諸將但可說來。”
從河上轉戰到鄆州,又從鄆州直下,諸將都沒想到能這么快擊敗王彥章,局勢發展順利的出乎意料,而此地距離梁都尚有幾百里,是長驅直入還是先解決段凝這個隱患,保證側翼安全,成了席間眾將爭論的焦點。
李嗣源起座道:“兵貴神速。今王彥章已死,段凝尚不知曉,便是有人傳報,他也必定將信將疑。萬一段凝知曉此處情況,立即發兵,又能快到哪里去。我軍前往梁都,路程不遠,且無關山阻隔,列陣疾行,不日便能到達。只怕段凝尚未離開河上,而我等已經擒住朱友貞。陛下不必遲疑,臣愿領一千騎兵,為陛下先驅!”
郭崇韜也進言道:“李將軍此言甚是,直搗梁都,擒住朱友貞方為上策。”
李存勖尋思著點點頭,李從璟也起身道:“臣愿領本部騎兵,隨我父先行,為大軍開道。”
李嗣源一番話說得漂亮,其實是夸大之詞,目的是幫助李存勖下定決心,真要只帶一千騎兵先行,誰知道會有什么意外,是以李從璟請命隨行。其實不用諸將勸說,李存勖也是打得直取梁都的主意,只是行動前要給主將點名用意而已,此時見李嗣源的意見被大多數將領接受,自然沒有不允的道理。
李存勖行事果斷,雷厲風行,計策定下,當即下令撤去宴席,令李嗣源和李從璟,帶領本部騎兵先行,兩部共計五千兵馬。
從席間下來,李嗣源對李從璟道:“此番南下,雖說梁都空虛,但各城均有梁軍守衛,集結起來也是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再者王彥章雖死,戴思遠尚存,若是段凝援兵來得及時,不僅我等有危險,大軍也要面臨困難。此番南下,定要火速前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襲奪梁都。”這番話才是實在話。
好在李從璟知道此番征戰為兩國決戰,事先準備充足,軍情處自成立之日起,在梁國境內早已布下大網,因是李從璟走到哪里,都不用擔心沒有向導,也不用擔心不了解各地情況。
李嗣源帶的是左射軍,李從璟集結的是君子都,兩人當晚就趁夜南下。
滅國,固然聽起來豪氣沖天,但這其中的兇險,卻是不足為外人道的。
在李從璟和李嗣源出發之時,戴思遠已經到了曹州。不過他并未依照王彥章的意思,匯合曹州守軍抵擋唐軍,在他看來,守曹州跟守中都差別不大。特別是在他得知李從璟和李嗣源孤軍深入之后,一向用兵詭詐的他,心里有了盤算。
“在孟州敗給你李從璟,此番中都又敗給你,前者是我大意,后者是我沒有用武之地。而今,既然你孤軍前來,我就讓你看看我戴思遠用兵的本事!左右亡國在眼前,不若掙脫枷鎖,放手一搏!”戴思遠望著頭頂明月,“老將軍,你就看好吧,末將必為你報仇,也必將為我自己正名!”
他看著身后的千余梁軍,這些經歷過戰火洗禮,而且又隨他殺出重圍,奔逃至此的將士,他們雖然狼狽不堪,但他知道,這些將士,已經完全擺脫了新兵的身份。他們,將成為他手中的利劍。
當夜,戴思遠領軍過曹州而不入,直向南方。
與此同時,大梁,皇宮。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