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前。
寧筠剛從警校畢業(yè),被分配到這里,上班才沒幾個月。寧筠家里境況不好,她是被人資助才上完學的。資助她的人,并不是景城當?shù)厝恕?br/>
他們這些貧困生,是通過學校統(tǒng)一的組織,會給他們聯(lián)系愿意資助的慈善家。寧筠是幸運的,有個龍城的慈善家選擇了資助她。
同一批的同學中,有些是好幾個都是同一個資助者,寧筠也不例外。他們被同一個慈善家資助的,有時候會湊在一起,聊一聊從未見過面的那位好心人。
見面是不可能的。
慈善家并不缺錢,他們的學費加生活費,對他們來說,并不值得一提。他們這么做,說的直白點,除了好心外,為的也是家族的名譽。
作為被資助者,識相的就好好拿著錢,心里感激就好,要是想著去見資助者,那就是給他們添麻煩了。搞不好,還會被冠上糾纏的罪名。
寧筠無疑是懂事的,她從來就沒有動過要見資助的念頭。不過,偶爾也會想一想,如果能夠遠遠看他一眼,知道他是個什么樣的人,也是好的。
但寧筠沒想到,這個愿望,還當真實現(xiàn)了——而且,遠超出她的期待。
在警局工作后,寧筠接到了個電話。來電話的人說,她是資助者的秘書——資助者要見她!
寧筠既吃驚,又歡喜。吃驚的是沒想到她都畢業(yè)了,資助已經(jīng)中斷,資助者以前都沒見過她,現(xiàn)在竟然要見她?歡喜的是,終于可以見到恩人,親口對他說聲謝謝。
于是,寧筠當然是答應(yīng)了見面。
見面時,海城正縫最冷的冰雪季節(jié)。寧筠雖然已經(jīng)工作,但經(jīng)濟上還是有些拮據(jù),她穿著半舊不新的羽絨大衣到了約定的地點。
因為包廂過于奢華,寧筠站在門口時就有點不好意思。
被領(lǐng)著進去時,寧筠覺得,自己走路的樣子一定都很奇怪。里面,一股濃濃的茶香,一個年輕男子只穿著襯衣、外面搭著件薄羊絨衫,閑適的坐在那里。
——這就是她的資助者?
寧筠是意外的,她還以為,她會見到個大腹便便的中年男人。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