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1950年,是埃文在這個世界的第六個年頭。他已經習慣了沒有手機,沒有網絡,沒有電腦的生活,但習慣只是無可奈何之下的妥協。
埃文知道,如果按部就班,他需要再等20多年才能玩上像素級的電子游戲和性能孱弱的個人電腦,0多年才能用上大哥大。至于網絡和智能機成熟時,估計他能不用別人攙扶獨自行走就不錯了。
一想到自己有可能要使用老人機模式的智能機,或者干脆就沒這個機會,他就分外的不甘心。因此,隨著他手上的資本越來越多,埃文就越想做些什么。
比如說,加大資源和投入,讓半導體產業鏈加速發展。
在這個目標的驅使下,應用半導體公司由此誕生。
正如琳達所猜測的,應用半導體公司的目的是為了推廣埃文的研究成果——晶體管。而晶體管的最高杰作正是計算機,所以埃文給應用半導體公司定下的最終產品也是計算機。為此,即使必然與ib形成競爭也在所不惜。
計算機是信息時代的基礎之一,其中蘊藏的利益之大,讓埃文無論如何也要握在手里。如果成功,埃文·沃倫的財團就有了頂梁柱。
當然,這根頂梁柱需要不短的時間用以成長。埃文保守估計,做到收支平衡都至少需要兩三年。而埃文對它的要求卻不低,他希望在十年之內推出能用的晶體管計算機,將ib“歷史”上計算機行業霸主的頭銜搶過來。
埃文定下的目標難度非常大,大約相當于把半導體行業的發展速度加快至少四年的樣子。為此,埃文準備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把其它產業的盈余,除了必需留下的發展資金外,大部分投入到這個計劃里去。埃文判斷,十年下來,可能要花上數億美元的巨資。
埃文這么做,有些一意孤行的味道,因此,目前這個計劃他誰都沒有告訴。他知道,一旦被別人,尤其是今年才被他賦予重任的理事會成員們知悉后,必然會出言勸阻。
因為這涉及他們自身的利益。
盈余被抽走,自身的發展必然受到影響,理事們的反應也就不奇怪了。
所以,埃文只打算默默的干。
好歹把前幾年撐過去再說。
當然,埃文也不會做的太過分,畢竟他目前進入的幾大產業都是大有前途的,萬一真因為他導致發展出現問題,那就得不償失了。
埃文對發展半導體有完整的規劃,只要不出意外,他有信心在達成目標的同時又不影響到其余的產業。
尤其是在拿下美洲銀行的董事席位后,埃文的信心就更足了。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