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大內所有的道家典籍之后,周山便是整理藏書,破譯古本殘本。
這是一個浩大的工程,僅憑周山一人的話,不知道要花費多少時間,周山便是讓趙煦下令,命令翰林院,內閣諸多飽學之士,輔助周山一同整理藏書,匯編成冊。
考察金石上古之文,備術天人之道。
這一次的浩大的藏書匯編工作,超過了太平御覽。
并且,這一次編纂工作由周山主持成為主編,展現出了浩如淵海的學識,震驚了諸多的學士,大學士,甚至被當時的大儒認為,周山的學識,已經是勝過了當世所有的學士了,不僅博通古今,更是擁有了超越時代的學識。
以前,周山雖然是大宋國師,但只是一外虛名而已,雖然有著趙煦的信任,但是一些官員根本不將這個周山放在眼里。
但是現在有著這編纂的名聲在,周山一下子便是得到了諸多大儒學士的認可,若是周山不是因為太年輕了,而是一個上了年紀的老者的話,那么憑借著這份名聲,百官必定會推薦周山和朝為相。
但由于周山已經是國師了,而且年紀又這么輕,若是入朝為相,那權勢就太大了,在朝為至少可以屹立五六十年而不倒。
到時候,那門人弟子將遍布整個朝堂。
這是一個巨大隱患。
不過周山雖然沒有入朝為相,但是隨著他所編纂的經典從大內流傳出去,他的名聲卻是瞬間傳遍了整個汴梁。
就算是宋國其余地方,也是知道周山的名聲。
就連遠遭抵貶的東坡學士,也曾當眾稱贊周山的學識。
這讓周山立即是被奉為當代大儒之一。
同時,一些道家門派,看到周山所編纂典藏,也是將周山奉為道家真人。
趙煦收到消息,頓時對于周山那仙人身份,更加的深信不疑,哪怕不能夠真正的做到長生,但是能夠延年益壽,對他來說也足夠了。
這些日子以來,一直修煉陰陽雙修法,他也是感覺到自己的身體,一天比一天強壯。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