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翰文很有些摩拳擦掌的感覺,他指著圖紙的某一處,說道“王爺您看,這處就是熔制部分。為了更好的保溫,便于玻璃原料融化,這部分的一大半居然建在窯爐之內,將作監工匠稱之為半封閉式……”
“……光是給原料加熱的加熱爐就有三個,排列和熱力銜接……”
“……這個是冷卻部分,為了便于玻璃液流淌,這角度、這隔斷……”
“……還有這蓄熱室和煙道,咱們的工匠對這部分尤其稱贊……”
很顯然,這份圖是一份簡圖,雖然勾勒得清晰,但其中很多部分都沒畫出來。至少,在姜翰文解說的過程中,很多東西在這份圖上都找不到。
但隨著講解的進行,這份很不全面的簡圖,依然沒能阻擋講解人和看圖人對這份精妙構思的理解。
成郡王有些失態的半張著嘴,聽姜翰文滔滔不絕的講解著。
原來他之前的想法都是錯的,掌握玻璃配方只是走出了玻璃制作的第一步。原來只要技藝足夠精湛巧妙,燒熔玻璃也并不簡單粗暴。
直到聽姜翰文說完,成郡王才吁了口氣,恢復了以往的從容不迫,靠向椅背,說道“這份圖已經把池窯技術解釋的很清楚了,應該能送出去了吧?只有盡快送去唐州,交給柳大富,才能趕在關家作坊之前把連續投料技術公之于眾,所得的收益才能全部歸于唐州玻璃行。”
姜翰文的確很激動,但卻沒失去理智。
他說道“這張圖是將作監最早畫出的一份簡圖。關家作坊的資料顯示,照這個構想的施工圖修建了池窯,在投料運行過程中,曾出現過很多難題,之后經過不斷試驗和改進,才把池窯工序一道道的推進下來。”
成郡王皺了皺眉“有圖,也有合理的構想,居然還如此難做嗎?”
“是啊,咱們的幾個工匠,這幾日就是在繁雜的資料中,尋找工序推進順利的依據。王爺不用著急,暗衛帶回來的技術資料很齊全,照著這個進度,明日就能把整個工序核準完畢。只是晚一天送出,卻能保證唐州的玻璃制作順利,總是利大于弊的。”姜翰文安撫道。
工匠行的事情成郡王不懂。更何況,只看這圖,左一個溝又一道坎、彎彎曲曲的,看著的確很復雜、很深奧的樣子。
不得已,他也只得點頭“那就再等一日好了。只是,時間緊迫,一定要趕在關家作坊之前使用連續投料技術,唐州玻璃行才能獨占今后的玻璃行業。”
以后,整個天下的玻璃,就全掌握在他的手中了。成郡王似乎已經看見,數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銀錢滾滾而來。
有了足夠多的銀子,什么事兒是辦不成的?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