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是朝廷方面跟進四輪馬車制作和使用的人,戶部和清韻齋這時要商談軸承購買事宜,他來旁觀,說不定還是奉了皇命的,劉務沒道理攔阻。
但也需要再從別處找幾個工匠更穩妥些,以免商談時,會因為戶部一方沒內行,出現一邊倒的情勢。
曲江沒反對,點頭道“應該的,事關朝廷物資運輸,也算大事,多幾個人考量此事,終究穩妥些?!甭犇强跉?,一點兒不覺得劉務撇開將作監工匠,反而去找低了好幾個檔次的工部工匠有什么不對。
對于曲江的反應,劉務也是暗喜。
他也沒客氣,當即就給工部遞了公函,請工部支援兩個機械方面的精湛工匠,幫忙鑒定清韻齋的軸承技術。
皇帝親自吩咐下來的事,誰也不敢耽擱,沒用多少準備時間,第二天,戶部就派了一位郎中前往清韻齋,劉務給出的價格底線是三千兩銀子。
戶部這位郎中名叫湯達,原以為談這種虛無縹緲的事,是個不好干的差事,沒想到尚書大人給了購買軸承的底線。
這就好辦多了,能壓價的話,那就盡量往下壓。談不下來,就給出三千兩的底線。若三千兩也談不下來,他可以直接回去復命。
可謂是一點風險都沒有。
但是,他們一行人剛在清韻齋窯場大門外停下,后面一輛輕便的馬車便踢踢踏踏跟了上來。
湯達回頭一看,那輛車的車簾子挑起,里面坐的,赫然是將作大監曲江。
湯達立即頭就大了兩號,尚書大人倒是交代了,將作監會派人旁觀,讓他不要被將作監的人左右了。
但劉大人沒說來的人會是曲江啊,人家那職位,可比他高了好幾級的,而且還是皇帝近臣。
清韻齋昨日接到朝廷傳訊,戶部今日要來商談購買軸承事宜,所以看門人一早就候著了。
馬車還沒到近前,已經有人飛奔進去稟報。
等到大門開啟,坐車的、騎馬的一干人等進到窯場,夏晏清、康掌柜和喬辰生已經迎了出來。
正經的十冬臘月天氣,幾人只草草見了禮,便互相謙讓著往客廳而去。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