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朝生兩人各存心思,正說著話,不遠處,夏晏清帶著丫鬟過來,也是來查看馬車的制作進度。
三人各自見禮。
將作監(jiān)那位工匠,剛表達過對夏晏清的各種不屑,這是見本人過來,心中各種不自在,正好曲江交代他的事情已經(jīng)了解清楚,便提出告辭。
夏晏清看著這位工匠離開,心中還頗有些納悶,怎么她剛來,這位就站立難安的提出告辭了?
“這位師傅,又是來替曲大人查看馬車制作進度的?”她問道。
方朝生也不欲多言那些閑言碎語,只簡單說道“是啊,看樣子這事兒怕是皇上知道了,若不然,曲大人不會這么隔三差五的頻繁讓人查看。”
“哦,我就說嘛,這段時間,將作監(jiān)這位師傅為什么隔一兩日就會過來。”夏晏清說道,這位方大人對上官還是有一定了解的。
想到皇帝那么不遺余力在她這里謀求好處的做派,夏晏清覺得,用軸承技術(shù)追回寫利益的事,還是早些探探方朝生態(tài)度比較好。
“方大人,可否借一步說話?”
方朝生聽著一愣,這是要說什么?居然還得避著人。
好在他一個老頭子,就算被人看到他單獨和夏晏清說幾句話,也惹不來什么風言風語,便隨著夏晏清的手勢,走出十幾步,站在一處沒什么人來往的空地上。
見周圍沒什么人了,夏晏清才說道“昨日早朝,有幾份折子呈報給皇上……”
一番轉(zhuǎn)述下來,方朝生倒是有幾分氣憤,卻也不很濃烈,“這是有人知道烏金石的好處,不愿你們獨家占了,想分些利益去。只可惜,這么一來,不但他們自己的目的無法達到,卻也把你們的事情攪黃了。”
他當然也替清韻齋抱不平,有了皇帝的指示,清韻齋普通窯爐所使用的烏金石,以后就得和別家作坊一樣,向朝廷申請配額了。
就像當初工部初次運走的那一車烏金石,就讓他很是氣憤了一番。
但他在將作監(jiān)混跡幾十年,而且混的不錯,自然知道在官場上,各種官員在大義的掩護下,相互傾軋,之后再相互妥協(xié),都是為了各自的利益。
更何況,這事已經(jīng)拿到朝堂上,皇帝當著眾朝臣的面做了決斷,這事兒完全沒有回旋的余地。說起來,皇帝的決斷利國利民,并無錯處,就更沒有更改的可能了。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