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并未制止這些人的質疑,而展康文也充耳不聞,待到這些反對的聲音都說完了,場面靜了下來,他才繼續說道“東溪埋藏烏金石之地廣袤,微臣以為,如今烏金石交給邵校尉開采,只是為了不耽誤朝廷使用而采取的權宜之計。在朝廷沒有完全接管之前,謹慎開發比較好,免得影響日后朝廷采礦規模的推進。如果是為了保證朝廷對烏金石的使用量,不如責令相關人員加快組建礦業局,早日把東溪礦區接過來。”
聽了展康文的話,皇帝點頭贊許之余,還掃一眼之前贊成多人開采的官員。
而那些官員剛才所言和展康文相比,那點私心和很有局限的眼界就昭然若揭了。
“這個老狐貍……”眾人心中紛紛吐槽。
“嗯,既如此,戶部派人前往東溪礦區鄉里糾紛之時,順便也讓人看看當地開采情況,多家開采的話,是否會影響日后朝廷進駐之后的統一安排。”皇帝說完,朝下擺了擺手,讓剛才出列的官員歸隊。
然后開始下一個、他比較感興趣的議題。
皇帝把手上拿著的兩本折子打開,再掃一遍,視線轉向眾朝臣,說道“這兩本折子提議,以后的烏金石由朝廷統一管理調配,定下制度,賣與民間使用。朕覺得這個提議不錯,不知諸位有何想法?”
最大的大領導已經表達了自己的意見,誰還能有別的想法?
“陛下圣明,及早管理,不至于讓這種新資源的使用出現混亂。臣附議。”
“臣附議。”
接下來,附議聲一片。
戶部兩個侍郎還深入的提了提,朝廷接管烏金石之后,該如何運作若固定分配之后還有盈余,可以在京城幾個區和下轄的縣城設立烏金石站點,方便民間使用時購買。
皇帝聽著,連連點頭,他就是這個思路,這種不用耕種紡織等復雜勞作,只需挖掘的商品,自然是要朝廷經營的,很賺銀子。
看著人們討論的熱鬧,幾個知道這兩份折子內里的官員有些發呆。他們的目的好像不是這個,這怎么搞的?把烏金石弄的比朝廷管理鹽務還要嚴格,居然要朝廷親自經營了嗎?
他們的本意只是想給南北通貨行爭取烏金石的使用權,可沒想過要與民便利這么高尚的。
看現在這個討論方向,完全就是不對。不但沒提清韻齋和關家作坊,反而要遍地開花的分配烏金石了?
“如今,除了工部之外,民間就只有清韻齋和關家作坊使用烏金石,此物不是應該統一調配嗎?”說話的還是那位副都御史。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