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掌柜說著,吹熄了燈中燭火,把宮燈微微傾斜,示意眾人看宮燈的底端。
他指著底部一端說道“這四對宮燈和另三對壁燈,是這世上第一次出現的玻璃觀賞器物,都有清韻齋的標識。尤其這四對宮燈,因為經過朝廷之手,清韻齋標識一側,還有工部庫房的標識。小人恭喜貴客,您這七千兩銀子,著實物有所值。”
康掌柜的話,又引起廳堂中眾人的一番議論,且議論聲越來越大。
清韻齋的標示屬于民間印記,別人大可以仿制和冒充。只要你做得足夠逼真,就算被冒充了,清韻齋也不能把人家怎樣。
但官府印信就不一樣了,一旦有人仿制被抓,那就是大罪。
剛才,人們還認為老者意氣用事,被年輕人激得花了冤枉銀子。這時被康掌柜這番話一解釋,反而覺得他撿了漏,花小錢辦了大事。
這種物件,加上接下來收藏之人的印信私章,以后就算還有人能做出更好的宮燈,那也是其后的仿制,絕對無法撼動天下第一對宮燈的珍稀地位。
眾人都在躍躍欲試,等待下一對宮燈競價開始。
可老者的臉色卻依然不好看,七千兩的價格買下這對宮燈,算起來,是物有所值。
但他親自來此,要的不是物有所值,而是物超所值,甚至只是給個不太難看的價錢,就把這對宮燈拿下來。
但是,想得好好的事情,被那個不知什么地方跑出來的小子攪合了。
他陰狠的盯一眼少年,向后方招手。
他的隨行下人躬身近前,聽得他耳語幾句,目不斜視,再躬身退出競價者的幾排座席,轉身出去了。
一門心思想著買玻璃燈籠的人,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競價物品上。此時,主持臺新拿上來的一對花中君子宮燈,牙人正在展示宮燈各個面的花型圖案和制作工藝。
邵毅和展七等人卻都注意著少年和那老者,見老者的隨從出去,都明白,大概是安排競價結束后針對少年的手段了。
展七有點兒坐不住,欠了欠身,低聲說道“那個隨從看起來精明的很,沒準兒就是劉協派給老丈人的得力人手。這少年誰啊?不會不知深淺的吃了虧吧?”
丁博昌說道“大概是外地人,來哪家富貴府上走親戚吧?不然不會不知京中情形,來蹚這趟渾水。”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