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四等人押進大牢不久,邱常赫還在琢磨,該對他們處以怎樣的懲罰?
偏輕的話,怕是姓邵的那位爺不樂意。偏重的話,這才半天,京城的目光就都集中在這個沒有后果的案子上,判重了,各位上官會不會認為他在討好夏珂和邵毅,而無視國法?
張四等人的家人也在憂心忡忡的給獄卒塞碎銀子,往牢里送飯、送衣物。同時征詢征詢這幾人的意見,接下來該怎辦。
而京城關于清韻齋不好惹,甚至絕不能惹的結(jié)論,已經(jīng)在飛快的傳播。
當日午后,邵毅由夏梓堂陪著,去窯場探尋夜間火災,到底燒到什么程度。
夏晏清的心情很不錯,這次的計劃,進行的太順利了。
不得不說,皇宮侍衛(wèi)培養(yǎng)出來的人才,那真是不白給。她只是構(gòu)思了抓捕計劃,莫仲豪就能把這個構(gòu)想實施得非常到位。
這其中的難點不在于抓人,而在于要把兩撥或者三撥人全部抓住。
最終跳進院子的是兩撥人,這兩撥人當然不可能同一時間進入院子。卻要讓他們盡可能同時得手,至少后一撥人得手之時,前一波人不能帶著贓物離開窯場。
挺苛刻的條件,莫仲豪手下的人,居然領著賊人多轉(zhuǎn)了幾個圈子就做到了。
再加上外面?zhèn)鞯蔑w快的消息,也讓夏晏清嘖舌不已。沒有電子媒體,僅憑廣大勞動人民口口相傳,居然也有如此驚悚的傳播力。
京城上流社會通過此事,下了清韻齋不能惹的定論,著實讓夏晏清感受到一份意外之喜。
她滿面笑容把夏梓堂兩人迎進來。
三人坐定之后,夏梓堂先給自己邀功“夜間巡城兵士領頭的是四哥的兄弟,怎么樣?很靠得住吧?”
夏晏清連連點頭,從心秀手中接過茶壺,親自給他斟茶,笑著說道“靠得住靠得住,喬辰生和莫護衛(wèi)都說了,那位姓張的大哥來得又快,問話和辦事又利索,讓他們省了不少口舌。”
巡城兵士的小頭領姓張,據(jù)說聽到窯場這邊有動靜,就往這邊趕了,正巧遇到報信的伙計。
之后進來,并不多言,直接到了保護的很好的現(xiàn)場,便開始處理公務,很是老練的在作坊管事、工匠和雜工中各選了兩人問話并記錄。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