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熟知行軍打仗的將軍和兵部官員,是在皇城東南的角樓拜見的皇帝?;实巯劝l給到場六人每人一個望遠鏡,由孫從山孫大總管給他們做了使用說明。
然后,這幾位見多識廣的大人物就被徹底震撼且征服了。
他們通過望遠鏡把京城內外、能看到的地方看了個遍,確定沒出現幻覺,才意猶未盡的把望遠鏡從眼睛上移開。一個個摩挲著手中竹節樣的小鐵筒,不約而同的喃喃念叨著“千里眼”這三個字。
過了好一會兒,才明白這東西對于他們、對于軍隊和戰爭的重要性。
再看看皇帝召見的他們幾個人,分明早已經知道這事兒,而且有可能本就打算給軍中使用的。
這有六支呢,這可是神物,不知陛下是從哪里得來的,居然有六件之多。有這六件神物,邊境將士會少流不少血的。
皇帝很滿意這幾個將領和官員的反應。他這個皇帝當得就是這么英明,就是這么有預見性!這下知道什么是真龍天子、上天眷顧了吧?
隨后,皇帝才讓孫從山把望遠鏡收起來,得意洋洋的帶著眾將官回到勤政殿,商議望遠鏡的配備。
在商量望遠鏡初步配備時,又讓軍中大佬驚掉了下巴三,三……三十六支,如此神物,皇上居然有三十六件!什么時候開始,神物也會論堆出世了?
皇帝好心情的讓幾位重臣平復了好幾次心情,才告知他們,這種神物是將作監制造的,這是第一批,因怕時間趕不及,所以先把這第一批送入軍中。
之后看使用情況,酌情配備。
這次召他們覲見,一個是讓他們真正見識軍隊的配置中,將要增加一種秘密的軍用物資。其次,是要商議一個穩妥的使用限制。
所以就有了之前提到的,三十六支望遠鏡秘密送往邊境。
將作監制造的望遠鏡都有編號,在軍中的領用,明確要求一定要確定到人。除了把領用人一一記錄在案,還要他們對此事嚴格保密。
除了任務完成上交,其余時間必須做到人在望遠鏡在,人亡望遠鏡必須銷毀,決不能讓除他們之外的任何人知道,世間還有此等神物存在。
每年的二三月份,正是草原上青黃不接的時候。面對這樣的困局,北夷人經常會組隊,進行小規模的邊境騷擾,燒殺搶掠。
若草原上有雪災或者旱災,邊境的情況會更加惡劣。通常會有中小規模的北夷騎兵有組織的侵襲,突破防守薄弱的邊境線,進入大梁朝境內,劫掠財物和人口離開。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