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多官員駕臨,東家和窯場管事自然要出面相迎,夏晏清從心容手中接過披風,一邊往外走,一邊系上領口系帶。
另一邊,喬辰生也正在往身上套外袍,一邊走一邊整理。
“怎么忽然來了這么多官員?”喬辰生邊走邊問,看起來很是擔心。
夏晏清也不明所以,“不知道啊,出去看看再說吧。不是說曲大人也來了嗎?應該沒什么問題。”
看門人只認識曲江,然后說和曲江一起的還有一位大官兒,其余的也都身著官服,卻不知到底是什么品級。
總之,都是朝廷官員就是了,無論品級高低,對上他們這些工匠行和做生意的,都是上位者,得敬著。
“這么多人,若是來看咱們池窯研制的,該當如何?”喬辰生憂心。
“沒事。”夏晏清很不以為然。現在這個時候,最怕池窯技術泄露出去的應該是皇帝。
皇帝還等著把這項技術歸功于將作監,用來收取高額賦稅。
至于別的玻璃制作就更不用說了,那是朝廷嚴格管制的產業。無論什么人把技術看去,想要投入生產,那都得過朝廷那一關。
而據曲江的內部消息,現在朝廷已經嚴格限制新的玻璃產業。除了已經掌握玻璃技術的四家,加上和清韻齋合作的關家,朝廷近些年不再允許任何人生產玻璃,免得管制過程中出現疏漏。
即使現在已有的玻璃生產商想擴展生意,地點也得由朝廷指定。
可以說,現在除了同行業之間互相偷取技術,至于別的人,無論看去多少都沒用。
夏晏清和喬辰生急步趕回窯場待客廳時,曲江等人已經被掌管后勤的管事迎進去了。
兩人進到屋里,很是眼花了一下。真這么多官員啊,他倆還真沒一次性見過這么多身穿官府的人呢。
“民婦夏氏(草民喬辰生)見過各位大人。”兩人對著就坐的官員團團見禮。
“免禮,免禮,起來吧。”說話的人自然是曲江。這么多官員在座,曲江的品級最高,很有話語權的樣子。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