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量并不算大,她們是可以吃的完的。
那湯圓一個一個滾圓的翻騰著,煞是討喜。奚樰梃不知道想起了什么,心情也跟著好了起來……
文姑姑帶著一眾丫鬟把準備好的菜品全都上了桌。摒退了旁人,奚樰梃坐在上首,文姑姑和玉伯,玉靈,玉泉坐在矮凳上。主仆本不該同桌而飲,但是奚樰梃覺得十五團圓……便也執意讓文姑姑他們上了桌。
文姑姑自然拗不過,所以還和從前那樣搬了小凳坐在了下首。也算全了高低尊卑的禮數。
“公主出嫁的日子實在是太趕,沒有正經的長輩,旁人怕是也不會上心的……小定怕是要略過了……這三書六禮怕也要……唉……”文姑姑掰著手指算日子。這成親日子將近,可該做的事還沒個影……
正月里又有太多說頭,怕是要全都推到二月。可是婚期就在二月初八,時間哪里夠?
奚樰梃出嫁,要帶走的人,只有她們四個。文姑姑和玉伯算是掌事的,玉泉和玉靈算作大丫鬟。她們自然要早早為奚樰梃做好周全的打算。奚樰梃的醫術是跟文姑姑學的,文姑姑也算奚樰梃半個老師,自然要幫奚樰梃多多撐著些。要是先皇先皇后還在,哪里用的到她如此擔憂……
嫁娶之禮的流程要從說媒開始算,到提親定親。還要準備三書六禮,才算全了禮數。
說媒,提親,定親這些都被一紙遺詔和圣旨賜婚給略過了。這些倒也算了。什么媒人都不如圣旨來的名正言順,再說她們公主上無父皇母后,先皇又是留了遺詔,全天下都挑不出什么錯來的。至于定親的文定給誰看?奚仲元和皇后嗎?
人家怕是根本不會在乎。
但是三書六定確實不能馬虎的。
這聘書是訂親的證明,應當在在六禮中納吉的時候交給女方奚樰梃。而禮書是鎮遠候府謝氏的彩禮清單到時候是要交到奚樰梃手上的。至于迎書是要在迎親的時候才下的。
而這六禮包括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迎親。只有完成以上步驟才可拜堂成親……
鎮遠候府謝氏那邊派人給奚樰梃通過氣,納采是鎮遠候府謝氏要送將近三十種禮物給奚樰梃,這是早早就備下的。只等著出了正月就抬進樰梃殿。原本臘月也是可以的,但是奚樰梃和奚仲元的婚事是悖了奚仲元的意愿的。所為為了不再惹奚仲元的眼,臘月里也就沒敢提這一茬。
問名是要將奚樰梃和謝溫嶠的年庚八字進行匹配,這是圣旨賜婚請誰看結果自然都是匹配的。只要對方沒瘋,誰敢說前后兩任皇帝下的圣旨是不匹配的。那可真是活得夠夠的了!所以這一點不過是走個形式罷了……
所以所有人不管真的假的都知道奚樰梃和謝溫嶠是天下絕配……
至于納吉則是要將庚貼于神前請示,神明能說什么?還能站出來反對嗎?反對了別人會聽嗎?就連見不得奚樰梃好的奚仲元,他現在也是希望奚樰梃早點嫁過去。謝溫嶠成了謝溫嶠的夫人,奚仲元想折騰她還有的是手段。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