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過,在你眼中,世上從來沒有什么巧合之事。”
“不錯,臣不認為這些是巧合。”
傅成奚的話有一定道理,更何況,他是傅成奚,即便他拿不出任何證據,但他的話在太子跟前依舊分量十足。
太子蹙眉,“可是幼寧有家人,自幼長在京城,一些都有跡可尋,并不是突然從哪來冒出來的。”
“這陣子臣留守京城,代殿下主持大局,因此調閱卷宗多了許多便利。”傅成奚臉上露出一抹得意的神色,“聽說殿下跟燕渟在文山別院的事情之后,臣對燕渟的目的起了很大的好奇心。所以臣從京兆府和吏部找出了徐啟平的相關文書,又找到了一些徐啟平在京城的同僚故交詢問情況。”
“真有你的,讓你在京城控制疫癥,你倒查起了案子,”太子沒好氣地問,“有何發現?”
“徐家雖然是京城人士,但徐啟平一家并不是一直住在京城蓮花巷的。徐啟平的父親原本是朝廷大員,后來牽扯進了一樁科場舞弊案,被罷免了官職,離開了京城,在暉州親戚借給他們的一處老破院子里度日。徐家人還是有遠見的,雖然徐啟平身為犯官子嗣,無法參加科舉,但徐老太太一直拼命供養他讀書,一個做無用功的書生,在當地算是有名氣。很多人聽到他無法考取功名還繼續苦讀,都是嗤之一笑。”
“后來,徐家老太爺的案子平反了?”
“不錯,他們在暉州的第十一年,等到了朝廷給徐家老太爺的平反。”
“然后徐啟平就參加科舉,并且中了進士?”
“并沒有這么簡單,”傅成奚的眸光突然變得銳利起來,“徐家在暉州,一直是靠著一個親戚接濟,徐啟平等到了平反,順利中了秀才,還在娶了那親戚妻族的女兒為妻,生下了兒子女兒。然而等到徐啟平準備進京趕考的時候,那親戚卻過世了,他的后人并不愿意接濟徐啟平,把借給他們住的房子都收了回來。徐啟平只得帶著家人搬到郊外的一處農家小院,艱難度日。”
“那他還有上京趕考的盤纏嗎?遇到貴人接濟了?”
“怪就怪在這里。”傅成奚微微一笑,“徐啟平在這農家小院住了半年,突然有一日抱回來一個女兒,說是從前養的外室生的女兒。”
“抱回來的就是幼寧嗎?”
傅成奚點頭:“幼寧到了徐家之后的第二年,徐啟平突然有了盤纏進京趕考,還在登雀樓住宿。”
太子知道這個客棧。
“登雀樓不是京城最好的客棧,但是那里離考場很近,再加上客棧的名字喜慶,一向是家境殷實的考生們的選擇。”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