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明的飛機制造水平,跟一戰的差不多。
用輕質化的合金制作機身框架,木材占了整個機身85%。
大梁用云杉制作,因為抗拉強度高,可達85MPa,其次,起落架使用了抗沖擊能力強的白蠟木。
用3-5mm厚度的層壓膠合板,做成機翼的蒙皮。
目前,明軍飛機的最高飛行高度可達到3000米。
沒有機艙蓋,因為不具備制造吸氧工具的科技,只有在飛行員前方裝了擋流板。
而配備給飛行員的裝備,只有頭罩、耳罩和防風護目鏡。
當然,以上只是輕型戰斗機的配置。
重型轟炸機,有駕駛室的,不會被風吹成傻逼,通常需要配備三名飛行員協同作戰。
一人做好戰斗登記,一人專心致志的駕駛飛機,一人負責投彈。
在執行任務之前,方逸風曾多次來到建州女真的上空盤旋,他在做數據登記。
本次任務的流程是,首先,八十架重型轟炸機將機身里的所有“風雷動”,一股腦全部傾斜而下。
過了一大段時間后,二十架再次返回戰場,實行低空飛行,對地面上的幸存者掃射機槍。
方逸風此次出航,只帶了八十架重型轟炸機。
都說是重型轟炸機了,那飛行速度自然是要比輕型戰斗機慢上許多。
因此,他要時不時在空中盤旋畫圈圈,原地等待機友各就各位。
領航機兩翼分別掛載了大顆炸彈,只有足夠大,后面的機友才能看得清嘛。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