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此械便是依照你的圖紙,制作而成的火器。”
朱祁鈺低頭接過,上下打量一番,確實有模有樣。
他迫不及待的填裝火藥和彈丸,舉起燧發槍,朝著三十步外的假人射擊。
砰——
假人穿著金屬甲胄,強大的動能依舊讓金屬片凹陷下去。
若是直接打到人的身上,雖不立即致命,但是依舊很疼,應該會造成嚴重的內傷。
那名年輕人眉飛色舞的說道:“陛下,設計出這款火器的人,真是天才!”
“在過去,點燃火銃只能通過油繩緩慢燃燒,發射時間長且不穩定,填裝彈丸速度慢。”
“而這款燧發槍,不僅解決了以上痛點,實現安全發射,還能增加瞄準精度!”
正統年間的火器,只是單管火銃,至于三眼銃,那是嘉靖時期才出現的。
單管火銃使用時,先將黑火藥倒入金屬管中,隨后丟入圓形彈丸,用木棍將彈丸捅到盡頭。
隨后,拿出一根油繩,靜靜等待燃燒至底部,點燃火藥完成擊發。
在此過程中,有幾處操作容易炸膛。
首先,丟入金屬圓球時,如果與槍管發生摩擦出火星的話,那就是直接射向自己或友軍了。
不過,聰明的古人意識到這個安全隱患,后來改進成鉛制彈丸。
其次,火藥的填裝劑量也要有非常嚴格的規定。
放得多了會炸膛,放得少了,火藥推進力量不足,會導致射得不遠或殺傷力不足。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