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臉色依舊陰沉,但眼中的怒火稍稍平息了一些。他冷冷地看著李祺,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李祺沒有退縮,目光堅定地與老朱對視:“陛下制定的宗藩制度,本身就存在極大的隱患。各路受封藩王都擁有自己的領地,能夠在封地內建立軍隊,掌控地方軍權。長此以往,藩王勢力膨脹,必將威脅中央朝廷的權威。”
這一刻,李祺犀利地指出問題所在。
各路受封藩王都受封有自己的領地,能夠在封地內自己建立軍隊,有專屬衛軍三護衛,變相掌控了地方軍權,與掌握地方治理權的地方大員形成鉗制,這樣防止有藩王作亂。
但有沒有用,誰心里面都清楚,真要是有用的,就不會爆發后面的靖難之役了。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此外,宗室成員的俸祿制度也是一大負擔。親王年俸一萬石,郡王兩千石,鎮國將軍千石……如此逐級遞減,但宗室成員的數量卻在不斷增長。陛下,您可曾算過,若宗室成員的數量以開枝散葉的方式猛增,幾十年后,朝廷將如何負擔如此龐大的俸祿支出?”
而大明王朝的宗室成員,一共有八個等級,親王年俸一萬石,郡王兩千石,鎮國將軍千石,輔國將軍八百石,奉國將軍六百石,鎮國中尉四百石,輔國中尉三百石,奉國中尉兩百石。
雖然說是依次逐爵降低,但是歷代皇帝都會有子嗣啊,這就造成宗室成員的數量依舊在不斷增長,甚至是以開枝散葉的方式猛增暴漲!
此外皇帝的女兒,即朝廷的公主,雖然沒有獲得封號,但是也可以享受到與郡王一樣的俸祿,也就是年俸兩千石,郡王的女兒郡主享受的是與輔國將軍一樣的俸祿,年俸八百石。
這么一計算下來,龍子龍孫們加在一起,歷史上光是洪武帝記錄在案的宗室成員就有五十八人。
李祺舉了個簡單的例子,假設老朱陛下這輩子共計五十個子女,每一個再生兩三個子女,那第二代就得有三四百人,然后第三代再翻上一番……
“最為關鍵的是一旦封藩,除了無子或者謀逆之外,這藩國一直存在。陛下不妨算一算,若干年后,大明會有多少親王,朝廷需要拿出多少錢糧來奉養這些只能吃喝的藩王……”
朱元璋起初聽得不以為然,但他好歹也有點常識,簡單計算還是會的。
換句話說,李祺的話并非是在危言聳聽,這大明王朝的宗室制度不加改革,他朱棣直接家俸換取諸王兵權,大明財政遲早會有被宗室成員拖垮的那么一天!
而等個八九代之后,宗室成員暴漲到了幾十上百萬,哪怕是按照最低級的奉國中尉兩百石計算,朝廷一年就得撥給這些宗室成員幾百萬石糧草啊!
大明財政一年稅收才多少糧食?
民生不發展了?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