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唐朝的時候,通過絲綢之路,古印度的蔗糖技術傳入華夏,這個時候糖相對就更容易獲取,但因為地域氣候的緣故,只能夠南方產出,產量依然很少,依然還是屬于昂貴的奢侈品。
唐天寶年間米價每斗十三文錢,一斤蔗糖可以換一百二十斤至一百八十斤斤大米,這價格尋常百姓子民哪里吃得起。
到了宋朝開始有糖霜,因為技術的提高,產量和質量也得到了提升,糖從以前專屬于宮廷和顯貴的東西,慢慢發展成為了一種昂貴的商品,對于普通的老百姓來說,依然還是吃不起的東西。
比如大明,糖的價格也差不多是米的十倍左右,尋常百姓依舊吃不起。
只有到了十八世紀,歐洲人開始使用甜菜制糖,糖的產量才開始大幅度提升,才慢慢的算是進入了普通老百姓的嘴里面,但價格依然非常的貴。
明朝這邊還算好,因為很早就有馴養蜜蜂產蜂蜜,再加上蔗糖,這糖雖然貴,但也不算太過分。
在這個時代的歐洲,糖絕對是只有真正頂尖的王公貴族才能夠吃起,吃的到的東西,價比黃金,絕對不是開玩笑。
這也是李祺安排大小琉球瘋狂種植蔗糖的真正原因!
玻璃,蔗糖,再加上大明原有的瓷器、茶葉、絲綢等,等打通了南洋航線后,不給西方列強狠狠上一課,他就不姓李!
大明這邊,即便是產糖量還可以,但是這一斤糖的價格即便是最差的糖也是要上千文,質量上等的好糖,甚至于一斤糖都要賣幾兩銀子,價格可謂是昂貴至極。
對于三兩銀子就可以娶媳婦兒的時代來說,辛辛苦苦做工一年還不到十兩銀子,如此昂貴的糖,一般的老百姓根本就不舍得去吃,它是屬于有錢了才能夠吃得起的奢侈品。
“文和,這東西叫白糖?”太子標滿臉驚喜之色,“真是你用蔗糖提煉出來的?麻煩嗎?”
大家仔細的看了看手中色如白雪,細如沙粒的白糖,這種糖從來沒有見過,又是李祺搞出來的新東西。
“文和,要是折損太多,靠這東西也賺不到錢??!”
李景隆舔了舔舌頭,似乎在回味這白糖的滋味。
“放心吧?!崩铎鞣浅?隙ǖ恼f道:“你們都是富貴人家出身,平時吃這個糖,覺得它似乎很普通,很稀松平常,但是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這糖可是非常昂貴的東西?!?br/>
“現在市場上最便宜的糖一斤也要上千文,像大家手中這種白糖,它甚至于可以賣到三四兩銀子一斤?!?br/>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