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表面上來看,無論東察合臺汗國,還是帖木兒帝國,皆是建立于中亞的蒙古后裔政權,其首要的戰略目標皆是確立汗位的正統性與剪除西域異己勢力,而非進攻遙遠的東方地區,甘肅只是其戰略規劃中的邊緣地帶。”
李祺將甘肅之地圈了起來,此刻傅友德正在鎮守此地,還有宋晟與韋正兩員驍將。
“除了這東察合臺汗國外,還有一些盤踞在嶺北行省以西的西道諸王。”
“北元退居大漠之后,是以嶺北行省東部與遼陽行省作為其統治的“心臟地帶”,甘肅只是其戰略版圖中的邊緣地帶,因為西道諸王還包括受封嶺北行省西部的諸王。”
“蒙古帝國汗位世系從窩闊臺系轉至拖雷系后,窩闊臺汗國與元朝中央關系不睦。窩闊臺汗國后被察合臺汗國所滅,余部東遷至嶺北行省西部也兒的石河東北處,對元朝政權構成了一定的威脅,比如至正二十年,窩闊臺后王陽翟王發動叛亂,擁兵數十萬,直逼中都,問責元順帝。”
“再有,對北元構成最大威脅的恰恰是來自拖雷系內部勢力,即蒙哥后裔與阿里不哥后裔,當年蒙哥去世后,忽必烈即位,蒙哥后裔自然心懷不滿;而阿里不哥后裔更因阿里不哥與忽必烈爭奪汗位身死的緣故,與元中央結成世仇,恰恰蒙哥、阿里不哥后王封地皆在嶺北行省西部,前者封地在札不罕河,后者封地在按臺山至吉利吉思等處,亦屬西道諸王?!?br/>
李祺再次圈出了幾個地方,正是蒙古西道諸王分封地。
“可以說,嶺北行省西部甚至是北元的敵對地區,北元政權對嶺北行省西部勢力的擔憂恐怕并不低于對我大明的程度,這也是北元偽帝妥懽帖睦爾與偽太子愛猷識理答臘一直居于大漠東部,而不西進,甚至不愿向西北諸王求救的原因?!?br/>
“他們不愿求救,甚至是不敢求救,一旦被這些西道諸王得知中央朝廷孱弱,恐怕不等明軍出手,這些西道諸王就會率先動手,鏟除現在的中央一系,以報先祖血海深仇了!”
頓了頓,李祺將目光移向東邊。
“東道諸王由于是成吉思汗諸弟,按照蒙古觀念是無繼承汗位的資格的,雖然在忽必烈時期曾聯合海都,發動叛亂,但失敗之后軍隊遭到重新分配,勢力大損,已受嶺北行省與遼陽行省的節制,對中央的態度要更順服一些,往往追隨中央打擊叛亂的西道藩王?!?br/>
“遼陽行省與嶺北行省東部一樣,都是北元統治的大本營,甚至高麗境內之耽羅因是蒙古人聚居游牧之所,而成為順帝王亡國前預先想好的避難之所?!?br/>
李祺眼中閃過一抹憂慮,源自于歷史改變后的不可確定性!
“我們現在真正該擔心的,正是那些西道諸王!”
和林城外,萬馬齊喑。
就在數月之前,蒙古西道諸王盡皆收到了一封來自東方的緊急訊息。
大元王朝之主,大蒙古帝國的大汗,以孛兒只斤氏最后的榮耀,懇求西道諸王出兵,隨他南下一同殺入中原,再鑄大蒙古榮光。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