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物?還一批?”
我聽到這里感覺有點不對,忍不住插了一句。
“歷史上盛贊袁崇煥大統領,都說他為官清廉,被抄家時家無余資,怎么會有一大批寶物呢?”
袁立新笑了起來,不過他現在是一副厲鬼的模樣,笑起來就別提有多瘆人了。
“凡世俗子,豈知寶為何物。我家老祖雖然沒有留下金銀財帛,但他有大量的兵書和著作遺世,我們后人給他整理出了一本遺著,叫做《袁督師遺集》,這不是寶物又是什么?”
我無奈的笑笑,心想也對。
在這些文人學者的眼里,這一本著作的價值要遠遠超過金錢。
“好,你接著說。”
“我家隱居到泉城后,歷經數十代歷史變遷,老祖留下來的寶物慢慢就變成了古董。其中有一件東西竟然堪稱是無價之寶,具有很高的工藝水準和研究價值。”
我隱隱感覺袁立新的死會和這件寶物有關,我問他,“是什么東西?”
“是一件叫做五彩魚藻紋蓋罐的瓷器,燒制于嘉靖年間,其實在我老祖那個時代那件瓷器才燒制成幾十年時間,并不能算作值錢的古董,只是那件瓷器是老祖鎮守山海關,熹宗皇帝朱由校賞賜給老祖的嘉獎,瓷器上還有熹宗皇帝的親筆手書,老祖極為珍視,所以我們舉家搬遷的時候就帶上了這件寶物。”
我點頭,“然后呢?”
袁立新繼續說了下去,大家也知道,這種文人學者說話文縐縐的,而且還極其啰嗦,我就不把袁立新的原話一一轉述了,直接簡化陳述一下吧。
袁立新一直在師范學院教書,同時埋頭于民俗學的研究之中,直到那個動蕩的年代。
那時候袁立新已經五十多歲了,當時他正在研究一種古老的巫術,和當年的關外薩滿教有關。
他就想搞明白,明思宗朱由檢聽信了皇太極的挑撥殺死了袁崇煥而導致明朝滅亡,到底是不是被這種神秘的巫術給蒙蔽了。
要是這個秘密能被他解開的話,這將會是他這輩子最得意的研究成果。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