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第一黄网/亚洲大色/白虎抠逼/亚洲Av不卡

    蘇千成是一九八八年退休的,那時候的神州,現代工程機械,尤其是大型施工機械還很少,國內生產不出來,主要依靠進口。

    所以蘇千成還真沒見過這種大型施工機械協同作業的勞動場面。

    他情不自禁的向前走去,林致遠急忙跟了過去,從薛兆寬手里,接過一頂安全帽,戴在了老爺子的頭上。

    “爺爺,咱們不能靠得太近,危險!”

    “我知道,我不靠得太近。”

    蘇千成在挖掘機十多米的地方停下了腳步,興趣盎然的看著挖土裝車。

    這種單調的機械作業千篇一律,不斷的重復上一個動作,看一會兒就煩了,但是老頭卻看得津津有味。

    在蘇千成那個年代,講究的是人定勝天,用人力對付自然,講究的是小車不倒只管推,革命紅旗永不倒。

    那時候會戰一個大項目,可以調動幾萬甚至十幾萬的人力,人們用最原始的鐵鍬鎬頭獨輪車移山填海,那時候放眼望去,整個工地都是黑壓壓的人群,有時候工地還會播放了激奮人心的革命歌曲。

    可是看看眼前這個工地,滿打滿算,施工人員也就幾百個,靠的全是施工機械。

    蘇千成站在一邊足足看了十多分鐘,品出點門道,剛才林致遠說的有點太保守了,別說一百個工人,就算三百個人也頂不上一臺挖掘機的工作量。

    怪不得總說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呢!

    此時的蘇千成,既感到欣慰又有些酸楚。

    如果我們國家能早些擁有這些大型施工設備,我們的社會主義建設至少能提前幾十年。

    蘇千成還記得五幾年的時候,革鋼進行三大戰役改造,集全國之力,當時僅僅建設了三個廠子,就耗費了兩年多時間。

    再看看現在,這是要在這里建設一個現代化的,不輸給革鋼的現代大型鋼鐵企業,竟然也只要兩年時間。

    這就是科技的力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