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電話,林致遠小憩了一會兒。
躺在江南竹制涼席上,老式電風扇吹來陣陣涼風,在滬市慵懶的午后,林致遠沉沉睡去。
再一睜眼已經是下午三點多,不知不覺中又出了一身汗,林致遠再次沖了個涼,又開了一瓶雪菲力汽水,一口下肚,冰涼暢快,人頓時精神了。
下午五點,高新火打來電話,要來接林致遠吃飯。
林致遠告訴了他地址,穿好衣服,站到門口,耐心等候。
五點半左右,高新火來了,還帶著阮處長。
高新火下車后,羨慕地看著林致遠身后的小洋樓,“林廠長,你這個朋友肯定是有錢人,在滬市能住得起這樣小洋樓的人都是有錢人。”
林致遠也沒解釋,上了車。
“林廠長,待會兒帶你們去老正興吃正宗的滬市本幫菜,老正興可是老館子,呼總和朱總特意交代了,一定要接待好兩位革鋼的貴賓?!?br/>
車子行駛在滬市的馬路上,此時正是下班的高峰期。
透過車窗望去,可以看到熟悉的自行車長龍。
阮處長嘖嘖贊道:“滬市就是大城市,馬路上的汽車真多呀!”
很快,車子就開到了老正興門口。老正興的名號來源于1862年始創的錫幫菜館“正興館”。作為滬市老字號,老正興菜館的油爆蝦、草頭圈子、冰糖甲魚、清炒蟹黃油、醬方、正興脆膳、蝦子大烏參、八寶全鴨等招牌菜式享譽滬市,是眾多老饕心中本幫菜的第一名。
高新火為了款待林致遠和阮處長,點了一桌子老正興的招牌菜,又自帶了兩瓶茅臺,還特意請了滬汽集團接待處的一位張姓副處長作陪。
這位張處長能喝善飲愛聊天,就在酒桌上向林致遠普及起了本幫菜的由來。
“林廠長,阮處長,本幫菜的成型過程中,大量吸收了錫幫菜的味型特點以及對河鮮的料理方式。老正興舊時為錫幫菜館,擁有太湖船菜擅治河鮮的底子,青魚就是最典型的例子,青魚的許多部位都能分別制菜,紅燒肚檔、紅燒劃水、下巴劃水等名肴,由于青魚擁有淡水魚標志性的泥腥味,需要加入大量的蔥、姜、糖、黃酒、醬油來掩蓋魚的腥味,這也就逐漸形成了本幫菜濃油赤醬的特點。”
林致遠根本就不想聽什么本幫菜是怎么形成的?他只是想知道滬汽集團對革鋼的鍍鋅板究竟是什么樣的態度?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