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友低聲道:“姚總,老方住院了,挺嚴重的,一時半會兒上不來了,這個林致遠可是我千挑萬選出來的,別看他年輕,可是重點大學的大學生,整個熱軋廠就屬他對新軋機最了解,我保管他不會誤事。”
聽徐大友這么介紹,姚佩晨不再說什么了。
雙方人員介紹完畢后,由設備處處長李萬年講話。
“各位領導,同志們,這次成立設備攻關小組意義重大,大公司各位領導都高度關注此事,張總為咱們定了一個時間表,三個月,三個月必須把新軋機的圖紙繪制出來,然后由機總公司負責生產,同志們,咱們必須得緊張起來了……”
李萬年講完話后,就該輪到徐大友了。
正常情況下徐大友應該代表熱軋廠表態,按照以往的慣例,他會說些套話,無非是在大公司領導下,熱軋廠全體上下極力配合,保證完成任務之類的。
但是這次徐大友直接掏出了林致遠昨天寫的工作方案,一一放在了姚佩晨,李萬年和沈飛越面前。
這份方案林致遠昨晚又進行了充分的修改和潤色,今天早上剛剛油印出來,紙張上還飄散著油墨的味道。
幾位領導細心的看了起來。
沈飛越第一個看完,他是這些人中最懂技術的,當即拍案叫絕,“徐廠長,這份方案是誰寫的?”
徐大友故意賣了個關子,“沈處長,有什么問題嗎?要是哪里有不足,我們馬上改正。”
“徐廠長,不帶你這樣的。”沈飛越指著工作方案,“實話實說,這是目前為止我見過做的最漂亮的一份方案,如果按照這份方案嚴格實行,根本用不了三個月,一個半月就能完成前期的繪圖工作。”
會議室里的人都被沈飛越的話驚到了。
姚佩晨和李萬年同時抬頭,“老沈,你沒開玩笑吧?”
“這么重要的事兒,我怎么敢開玩笑,姚總,李處長,你們看,方案中寫了項目小組成員分成三組,分別利用早中晚三班交替時段對新軋機進行部分拆解,再加上中午吃飯時間,這樣每天下來將有兩個半小時測量時間。”
李萬年有些不解,“老沈,過去我們不都是這樣做的嗎?為了不耽誤生產,全部都是利用空閑時間進行測量。”
“李處長,你看看下面寫的。”沈飛越指著這一條的下方,“將整個軋機分為三部分,三個小組各自負責其中的一部分,同時拆解工作,這代表什么?”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